这是一句看似废话,实际也是废话的废话,就像提出“为什么呼吸”一样;
但还不一样,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呼吸的问题呢,将躯体疾病排除在外的话。
相比之下“痛苦”则与人们紧密得多,它是一种强烈的感受,它的目的就是提醒你“它”的存在。
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我应该先为这个短句加上主语“人们”,或者“你”更好一些,这能让我们的对话显得不那么空泛,这就变成了“你为什么有痛苦”。先谈是什么,再谈为什么。
是什么?
在是什么的问题上,我们提到痛苦是一种强烈的感受,这里要作一个身体和精神的区分,虽然通常界限并不明显。
在一般意义上,身体上的痛苦比较容易理解,刀割针扎会疼痛,感冒发烧会头痛鼻塞身体乏力。
精神方面呢?我们引用中医“七情五志”说对七情的归纳“喜、怒、悲、思、忧、恐、惊”。
在临床中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,在不同人群中表现不同,比如青少年有成绩下降、厌学、与父母关系恶劣、沉默孤僻等;成年人中表现为职场不得志、和同事的关系糟糕、恋爱情感受挫等;或者只是闷闷不乐、郁郁寡欢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状态,借用当下流行“小确幸”表达式,“小郁闷”“小失落”“小迷茫”,起始的时间、发生的事件已然淡忘。不管是前面有明确原因的体验还是这种“小小的”感受,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症状(精神分析语境下)。
我们为什么说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的界限通常不太明显?
多年以来医生和心理学家在临床中发现,有一些“患者”到医院就医,自述有肝痛、胃痛、头痛等躯体上的疼痛,经过系统的精密的检查却没有任何器质上的问题,但痛苦于他们是切实存在的,随后医生建议这些“患者”到精神科寻求帮助,通过精神病学家的工作,发现躯体上的问题受到精神方面的影响。
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有相关的记述:“1880年,安娜21岁。这年7月,她深爱着的父亲患了胸膜周围脓肿。安娜竭尽全力照顾父亲,不到一个月,她自己也出现了诸多症状,如虚弱、贫血、厌食、睡眠紊乱、内斜视等”。
因为有一个阈限的问题,我们可以说痛苦来源于比较,横向的或纵向的,或者说与他人相比较或与之前的感受相比,痛苦源于与他人的关系,痛苦即“他人”。
那么最初的痛苦来源在那里呢?
这个问题很复杂,目前没有定论。
弗洛伊德认为痛苦来源于过度阉割;拉康认为痛苦是阉割得不够;客体关系将这个问题追述到婴幼儿时期,即母婴关系;在创伤理论中,弗洛伊德的学生兰克认为出生即创伤。
社会化的过程是朝向符号化的进程,是一个阉割(精神分析语境下)的过程,也可以说是一个压抑的过程。
孩子玩火大人反手一巴掌是阉割,孩子想吃棒棒糖,大人说再等等是不是阉割,同样是,欲望没有被即时满足即可说被压抑,这是所谓“正常人”的必经之路。
古语说随心所欲不逾矩,这里我们要强调不逾矩,作一个小小的改动,不逾距方能随心所欲。
要做到这点挺难,孔子都说了七十岁才有这个境界,所以我们在这之前就想拥有这个境界,这本身就是一件痛苦。
说到痛苦又不得不说到欲望的问题,前文提到中医“七情五志”说,通俗讲“七情六欲”,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很多痛苦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,人们会为钱心烦,为失恋伤心,为孩子不听话烦闷……欲望永远无法满足。
有多少人会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,甜不过初恋,因为在那里永远有一个缺口,所谓欲壑难填即是道理。
拉康说欲望即缺失,人们穷极一生追求的东西在出生之始就已经掉落,他将之命名为客体a,钱、恋人、顺从、工作、游戏、冰激凌等等都围绕着这个不可能建立。
其实,每个人的痛苦是很难言说清楚的,它往往或明或暗的与悲伤、抑郁、失望、愤怒、孤独、迷茫等等情绪一同出现。
每片树叶都不相同,人如此,痛苦亦如此,它甚至不是以最强烈度的姿态出现,它也许只是你平常日子里的一丢丢不开心。在没经历之前,谁会相信一根稻草压死一匹骆驼呢。
所以我们的结论是:生而为人,就有痛苦。
这个回答太泛泛,原因是这个问题太泛泛,所以我们还要对这个问题作些改动,将“你为什么有痛苦”改为“你有什么样的痛苦”,虽然改动之后的短句看似没有太大的进步,但是有质的变化,因为我们可以向前一步讨论具体发生了什么。
![]()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徐亚林
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会员
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0年
受训背景(部分)
2010年起系统学习临床心理学理论与相关技能;
2013年至2015年参加精神分析系统培训;
2015年至2018年参加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中德模式精神分析(施琪嘉)心智化培训、母婴关系及母婴创伤疗愈培训、精神动力学夫妻治疗培训等培训108小时。
2015年起,参加同辈小组成长体验400小时,持续中;
2019年起参加中法精神分析三年培训,持续中。
个人分析及督导
2019年起成都精神分析中心接受每周三次个人分析,持续中;
2019年起接受个体督导、团体督导,持续进行中。
擅长领域
焦虑、抑郁、强迫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;
人际关系、情绪情感、社会适应问题;
个体心身发展问题。
收费标准
一对一心理咨询:400元/次,每次50分钟
|
通知公告:
- 开学焦虑,如何应对? -2021-08-29
- 开学季的礼物 -2021-08-27
- 留学生心理咨询 -2021-08-25
- 针对孩子厌学、拒绝的专项培训 -2021-08-20
- 为什么痛苦? -2021-08-20
- 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建设方案 -2021-08-18
- 第七届实习心理咨询师招募 -2021-05-14
- 心理超市 | 免费心理测评 -2021-04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