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人终究是有自己的需求的,不一定是为了金钱和名声,但至少为了助人后的“感觉”。
★★★★
助人本为助己
最明显的例子是某些全能的家庭主妇,家事、先生和小孩的生活都由她管理,最后小孩啃老离不开家、先生不会用提款机,太太生病住院全家人都不会生活了。
为何?
因为她都觉得先生用提款机会被诈骗、小孩不会找好工作。长期把别人的学习机会都偷走了,成就自己无所不能的全能感,和被家人依赖的感觉。这样的家庭主妇说自己的付出不求回报、不自私,我不会相信。他们都是在付出的过程里获得贡献感和被需要的感觉,说穿了还是“为己”,这就是有私。
但是觉察不到自己需要的助人,会造成他人的无能和依赖(什么都给你作全交给你了),或是生活被控制的感觉(吃什么穿什么都你决定,难道我不能决定吗!)。
自认无私的助人,经常漠视他人的需要和意愿,造成冲突。
★★★★
承认自己助人想获得某种感觉,在他人需要和想要帮助时才出手。帮助迷路的人指引,或是雪中送炭,教人补鱼而不只给鱼吃。你得到贡献感时,别人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,自然会感激,双方感觉良好。
什么人会一直声称无私的助人?
侵权声明 图片与文章均来源于网络,作品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作者致敬。 所有转载均标明出处与原作者,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, 则默认“来自网络”。挑选优质文章,与您共同学习。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。 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。 |
通知公告:
- 开学焦虑,如何应对? -2021-08-29
- 开学季的礼物 -2021-08-27
- 留学生心理咨询 -2021-08-25
- 针对孩子厌学、拒绝的专项培训 -2021-08-20
- 为什么痛苦? -2021-08-20
- 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建设方案 -2021-08-18
- 第七届实习心理咨询师招募 -2021-05-14
- 心理超市 | 免费心理测评 -2021-04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