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自我成长课里,一个同学谈了自己的“不被重视”的体验。我搜集了下,列举了4个典型: ▶ 1.老公不重视我。 证据是:老公以前的收入是我的5倍,但今年开始他的生意订单少了,收入降低了,我们的生活质量也面临着下降,孩子的教育金、养老都面临着没有保障。可是他却一直不着急,也不积极改变这种现状。我觉得他不在乎我,不重视我。 ▶ 2.领导不重视我。 证据是:有次参与了一个项目,我做了很多的贡献,但是领导在发奖金的时候,名单里并没有我。我觉得不被重视。 ▶ 3.同事不重视我。 证据是:在办公室的时候,迎面走来了同事,他不会跟我打招呼,就这么走过去了。我觉得他不重视我。 ▶ 4.陌生人不重视我。 证据是:我是个新司机,我在车上贴了“女新手”的标志。可总有人要超我车,甚至别我车,一点都不让着我。我觉得自己不被重视,很生气。 这4个故事中,如果你有共通的生活经历,你就会觉得是这样的,的确是不重视。如果你没有,你就会觉得这个同学敏感了、想多了、没必要。 实际上“不被重视”是一种真实的体验,无关于是否合理,应该不应该。人的内心想要被重视,也是很难基于“现实是否合理”而选择去要或者不去要的。 很多时候你也有这样的体验: 我知道没必要生气,但我就是很生气。 我知道他没理由给我重视,但我就是想要。 我也知道不应该这么想,可我就是这么想。 No.2 我们倒着说: 第4个故事:“陌生司机不给我这个女新司机让路”,这是一个情境。对于这个情境,有哪些可能性的思维呢? 他在赶时间。 他在炫车技。 他很不绅士。 他也是女司机。 他嫉妒我的车。 他没看到我“女新手”的车标。 他想引起我的关注。 …… 陌生司机不给你让路的可能性有很多。而且,不同的想法,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。但你为什么偏偏要挑一个“他不让着我,就是不重视我”呢? 第3个故事:“同事见面不跟我打招呼”。这个情境中,有哪些可能性思维呢? 同事觉得跟我太熟了。 同事没看见我。 同事在想别的。 同事不想打扰我。 同事很社恐。 同事不知道说什么。 同事觉得没必要见人就打招呼。 同事在等着我主动跟他打招呼。 …… 你有100种想法的可能性。但你为什么偏偏选了“同事见面不打招呼,就是不重视我”这个想法呢? 第2个故事 :“领导没发给我奖金”。对于这个情境,一个人可以怎么去解读呢? 领导觉得我的功劳最小。 领导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。 领导觉得这是补偿了我以前的错误。 领导把我忘了。 领导对我有别的意见。 领导就是要针对我。 领导觉得我是最稳固的,不需要犒劳也会好好干。 领导怕别人觉得不公平。 领导觉得你又不缺钱。 领导把我当自己人了。 …… 领导不发奖金的可能性有很多,你没去核实前你无法知道真正原因是什么。但我猜,最有可能的是,他压根都没有考虑过这是不是“不重视你”,没往这方面想过。 第1个故事:“老公不想办法解决赚钱问题”。这个情境中,你还可以有哪些想法? 老公对自己很有信心,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。 老公太怕对不起我了,一直无法行动。 老公能力见底了,已经没有办法短时间改变现状了。 感谢老公以前给的优越生活,现在已经恢复到了日常穷。 老公现在赚不到钱了,会不会很内疚,很自责,很自我怀疑,压力很大。 我该怎么安慰到老公的心情。 …… ![]() No.3 你会发现,任何一个情境,都有100种可能的想法。不同的想法,会带给你不同的体验。 这些想法里:有的会让人进一步感觉自己的确不被重视,有的会让人感觉自己其实挺被重视的,有的会让人觉得这无关于重视不重视。 但对这个同学来说,最容易产生的联想就是: 他这是不重视我的。 那到底哪个想法才是对的呢? 这些个想法都可能是对的,也可能是错的。但在你没有核对以前,它是悬浮的,是中性的。你的那些想法,都是你一厢情愿地猜测。 既然是猜测,你为什么要往“他不重视我”这个方向去猜,而不是别的呢? 退一万步讲,即使你的猜测是对的。对方的确是不喜欢你、不让着你、不愿意把你放在第一的位置上、对你有意见,的确是不重视你。 在这是事实的前提下,这时候你的关注点、你的第一思维可能有: 他为什么会不重视我呢? 他是怎么想的呢? 他此刻的感受是什么呢? 我做了什么,导致了他不重视我呢? 我怎么做,他可以重视我呢? 是不是因为天气不好,他才不重视我的呢? 沿着每一条线,都可以让你去思考很久,很长。然而你发现,你的第一思维可能是这样的: 他这就是不重视我,他怎么可以不重视我!他不能这么不重视我! 然后你就沿着这条线越想越远了: 好不能接受!好抗拒!好伤心!好生气!我要跟他离婚!我要辞职!我要这么那么报复他们!我一定要…… 越想越气。 人的第一思维,已经决定了你接下来要在你的头脑里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宇宙了。 因此,我有理由说: 不被重视的感觉,是潜意识里故意的。 你明明可以往重视的方向想,你非要往不被重视的方向想。 你明明可以往建设性的方向想,你非要往破坏性的方向想。 你明明可以往理解的方向想,你非要往仇恨的方向想。 你明明可以往如何改变现实照顾自己的方向去想,你非要往指责对方、他凭什么不满足我上去想。 有人觉得这是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。那你往糟糕的方向去想,不是阿P精神的自我虐待吗? 最好的方式,当然是去核对啊。 但我猜,核对了有人也不信。因为他就是喜欢往自虐的方向去想。 No.4 因为即使现实跟自己的习惯不符,人也会倾向于顺从自己的习惯,而非事实。 对于这个同学来说“你不重视我”,是一种思维习惯,跟人的生活习惯是一样的。没有刻意觉察,是很难改变的。 比如说,你习惯了走某条路,你会发现你在无意识状态下,你就会自然选那条路。即使修了一条新路,你会发现你有很多次都无意识走了老路。 比如我说“大吉大利”,你的第一联想是什么? 有的人就会惯性联想到“大吉大利,恭喜发财”, 有的人则会惯性联想到“大吉大利,百无禁忌”, 有的人则会惯性联想到“大吉大利,今晚吃鸡”, 有的人则会惯性联想到“大吉大利,和平精英”。 这就是思维的习惯,你完全无意识地就往那个方向去想了。 “不重视我”,就是这样一种思维习惯。 即使一个情境,有众多可能性,但有的人就是难以去想别的,只能想到这个。即使强行想别的,也觉得非常别扭。觉得不习惯、不熟悉、拧巴、难受。 有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呢? 因为太渴望了。 太渴望食物的人,看什么都容易联想到吃的。 太渴望伴侣的人,看海飞丝都觉得眉清目秀。 太渴望被重视的人,发生什么都容易联想到这是不重视我。你要是能重视我该有多好。 No.5 怎么改变这种习惯呢? 习惯的改变,本身就是艰难的。生活的习惯,改变起来就很艰难。何况思维的习惯呢? 第一步,就是意识到“不被重视”,这是一个想法,并非事实。你要一次次提醒自己。 每当有“不被重视”的念头的时候,就提醒自己:看吧,又开始觉得不被重视了吧。 事实是无法改变的,但想法可以。当“不被重视”成为一个想法的时候,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。 第二步,就是强行往更多的可能性去想。 你要问自己: 除了他这是不重视我,还有哪些可能性呢? 除了满脑子都是他这是不重视我,我可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呢? 这个过程,是不熟悉的,所以想起来就会有些艰难,有些陌生。 你可以去尝试着与人讨论,去问别人,“你觉得XX这么做,是不是不重视我”。或者去问别人“XX 做了XX,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想?” 第三步,当你大脑中有了无数可能性后,你就可以去核对了。 核对的意思,不仅仅是去问对方。而是很真诚地、诚恳地、谦卑地、认真地向对方请教,请求对方给你一个答案。 因为出于“亲密羞耻”等原因,很多你亲近的人,明明重视,也会口是心非告诉你“不知道”、“不重视”。 但我猜,有人又会觉得,我去核对,万一“他敷衍我”、“客套话”怎么办? 那就更有趣了:“我很重视你啊”,你就解读为客套敷衍。他说“我不重视你啊”,你就觉得真诚。 第四步,原谅自己的反复和做不到。 习惯的改变,本身就是反反复复的。强迫自己改变为另外一个样子,本身就会适得其反。 允许自己慢慢来,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想法,一个习惯,就是改变的开始。 ![]() |
通知公告:
- 开学焦虑,如何应对? -2021-08-29
- 开学季的礼物 -2021-08-27
- 留学生心理咨询 -2021-08-25
- 针对孩子厌学、拒绝的专项培训 -2021-08-20
- 为什么痛苦? -2021-08-20
- 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建设方案 -2021-08-18
- 第七届实习心理咨询师招募 -2021-05-14
- 心理超市 | 免费心理测评 -2021-04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