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年高考结束后,孩子的出现不良心理情绪并不低于考前,而且表现情绪各有不同,有的会过度放松,有的会郁郁寡欢。 这时候更需要家长、社会、和学校的密切关注。 家长王女士称: “孩子高考完后,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出来,闷闷不 乐的,饭也吃不下、觉也睡不好。 半夜起来,发现孩子房间里还亮着灯,敲门提醒孩子早点睡,但孩子不耐烦的回复:“我一会就睡觉”,并且让我快点离开” 针对王女士家发生的状况,我们来具体看看,孩子高考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及心理情绪。 ![]() ▶ 1.放纵型心理 高考结束后,学生们的紧张心态彻底放松。 很多人选择上网,睡觉,唱歌,聚餐的方式玩乐,这些都是没问题的。 但是过度放纵,甚至通宵达旦。不但会造成身心疲惫,还可能影响身心健康。 ▶ 2.抑郁型心理 一些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失常,情绪低落、抑郁。 表现出食欲不振,睡眠不好的情况, 或者干脆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和人接触,也不交谈,还会出现自责、暴躁。 ▶ 3.焦虑型心理 焦虑心理的产生往往因为考生不能将注意力从高考上转移开来。 对考试过程中的细节过于纠结,太在意该拿的分是否拿到,不该出现的错误为什么没有避免。 这样的心态会在等待公布成绩这段时间里,让考生变得无比焦虑,导致寝食难安。 ▶ 4.迷茫型心理 从过度紧绷的考前状态,一下来到考后的无所事事。 很多学生都会经历这样的落差,习惯了学校高强度的学习,忽然没有了目标,让他们茫然无措,找不到前进的方向。 如果迷茫的心态持续下去,对于进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。 这些不良情绪,很多孩子都会出现,只是家长觉得高考完就“万事大吉”,并没有过多的注意孩子的心理。 但如果不尽快疏导,可能会导致孩子染上不良习惯或造成严重心理影响。 如何帮助孩子释放压力,度过一个有规律的假期呢?接下来的文章家长们就要认真看啦。 首先家长不能存在斥责、抱怨、漠视等行为。每个孩子都想尽力考好,但在事实面前,一定要以安慰和鼓励为主,告诉孩子,即使考不上大学,自己也永远爱她/他。 家长要发挥好“避风港”的作用,做好心理疏导。 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多为其安排轻松愉悦的活动,在重大事情时,家长的情绪最能够影响家庭气氛。 推荐几种减压方法帮助考生考后减压: ① 听音乐 音乐也是一种心理疗法,它能消除紧张、缓解疼痛。 当你感到紧张不安、无法集中精神的时候,听听舒缓的音乐,在音乐中放松。 ② 相互倾诉 考后时间充裕,考生压力大,可以和父母、老师或知心朋友聊一聊。或者一起旅行,来个放松之旅。 ③ 适当的运动 适量的运动也可以舒缓压力,让身心得到休息。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,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游泳等等,让汗水流出多余的压力吧。 注:内容均来源于网络,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。 |
通知公告:
- 开学焦虑,如何应对? -2021-08-29
- 开学季的礼物 -2021-08-27
- 留学生心理咨询 -2021-08-25
- 针对孩子厌学、拒绝的专项培训 -2021-08-20
- 为什么痛苦? -2021-08-20
- 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建设方案 -2021-08-18
- 第七届实习心理咨询师招募 -2021-05-14
- 心理超市 | 免费心理测评 -2021-04-24